首頁 > 全球新聞


工研院「台灣生技國力發展戰略研討會」
尋找生物經濟藍海航道

2015/06/25 《環球生技月刊》整理


日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秘丁詩同指出,預估到2021年台灣生物經濟產值可達新台幣3.2兆元,約占GDP 14%。

為探討生物經濟對台灣未來的發展,工業技術研究院今日(6月25日)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0生物經濟時代 台灣生技國力發展戰略研討會」。針對台灣生物經濟潛力產業進行分析,希望找出台灣生物經濟藍海中的「航道」。

由於生物技術的巨大潛在效益及廣闊前景,使此領域成為繼資訊網路後各國競爭的熱點。美國白宮已於2012年發布「國家生物經濟藍圖」(National Bioeconomy Blueprint),日、韓、中、歐盟等各國「生物經濟」(Bioeconomy)國家政策紛紛出爐。九月間,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即將召開,今年也將鎖定生物經濟為主題,因此,這場論壇各方反應熱烈。

論壇邀請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執行長賴博雄、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蔡秀娟及醫電與診斷技術中心營運長王明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世博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周延鵬等生物經濟領域各方專家,針對台灣生物經濟潛力產業分析、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等議題討論。

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秘丁詩同表示,我國生物經濟的產值在2013年約為新台幣2.09兆元,如果台灣能維持過去2009到2013年的成長率以平均約5.16%來計算,預估到2021年台灣生物經濟產值可達新台幣3.2兆元,約占GDP 14%。台灣的產業結構主要是以電子資訊業(ICT產業)為發展主軸,應充分發揮台灣ICT優勢,來加值發展生物經濟。行政院所推動的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的下一步,將以使國民更健康、農業更優質、生活更安心、發展更均衡為願景,針對健康、工業、農業三大重點領域,作為政府下一階段對於生技產業及經濟發展的藍圖。

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蔡秀娟表示,近年來隨生物科技的突飛猛進,衍生了龐大的生物經濟規模,以前瞻生技連結跨領域科技的創新,將滿足更多人類福祉的需求並帶來更大商機,讓全球各國對生物經濟的前景充滿了期許,台灣要勝出必須有高度國際競爭力,需要投資、掌握創新的關鍵技術及商業模式。蔡副所長除分享美國矽谷及台灣幾個成功案例的制勝之道,並以健康產業為例,強調台灣工研院、生技中心、國衛院、藥技中心及金屬中心等法人在生技研發轉譯及產業化已有基礎,在經濟部技術處及跨部會的指導下,已經多次召開產、官、學、醫跨單位的專家座談及策略會議,在此合作平台下,檢視台灣利基及優勢,找到製藥、醫材、健康照護及相關服務高附加價值創新方向,共同策劃生技產業以強化經濟動能。

研討會專題講師分別從生物技術與國家總體經濟關聯及影響、新創公司發展契機及經營策略、智慧財產保護如何創造經濟等提出看法與建議,也盤點了台灣目前生物經濟發展的現況,並為潛在領域進行優勢分析,在世界生物經濟的大時代中創造藍海,為台灣找出具競爭力的航道。

活動亦邀請分別在藥物開發、農業生技、微創醫材、新能源等生技領域創下案例的泰宗生技、瑞寶基因、鐿鈦科技、鼎唐能源科技等企業CEO分享全球化的營運經驗及挑戰。


2016年1,2月合刊號

生技變法 求存?圖強!

大選落幕,「英仁」時代來臨,《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將 接續《生技鑽石行動方案》上路,本刊走訪產業各大公協會團 體、研究幕僚單位以及法規執行單位,彙整各方產業領域發展面臨之困境及政策法規建議,各方大老直言:「再不變,台灣生技沒有未來!」

本期目錄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