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亞(3176)昨拉第15根跌停,金管會「基亞條款」朝2大方向規劃,未來新藥研發進入IND(新藥調查申請)等5個階段皆需發布重訊;也彙整過去新藥業者發布重訊的依據條款,未來業者引用這些條款時,內容一定要寫到讓投資人看得懂,新規範最快9月上路。
櫃買中心董事長吳壽山表示,昨下午不僅針對基亞,也對整體生技等「特殊性質產業」進行通盤檢討。櫃買中心也表示,基亞將自下周一起10個營業日,進行每20分鐘撮合交易1次,券商接受投資人買賣該檔股票時,要預收款券。
櫃買主管說,生技又分新藥、製藥、醫材等,相當複雜,尤其是新藥在研發過程相關複雜,投資人不易了解,考量業者在重訊發布內容過於浮濫,容易影響股價,且重訊內容又不是很清楚,因此決定對新藥研發流程公布進行嚴格管控。
櫃買初步研擬針對新藥研發進入IND(新藥調查申請)、Phase I(第1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I(第2階段臨床試驗)、Phase III(第3階段臨床試驗)及NDA(新藥上市申請)等5個階段,不管結果好壞,皆需發布重訊,讓投資人知道,日後有進度更新需隨時公告。
原文出處: 蘋果日報 (備註:如果連結不到表示原始文章可能已經被刪除)
發表迴響
抱歉,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