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5. 7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Editor's Note | 編輯手記 2015. 7月號
能見度 外在美 內在美


很多兄弟朋友應該對已故商業名人翁大銘的一句公開言論不陌生,可能必要時候還會借用來當伎倆,翁大銘說:「如果你沒有外在美,我怎麼會有機會知道你有內在美⋯!」(如果這句話涉及任何性別歧視, 絕不是本文有意)
上個月,在費城參加了 2015 北美 BIO 展,這是國際生技產業社群最大的一個盛會,總計 69 國代表團 前往,台灣代表團有 120 多人,位列第十五大國家代表團,中國、日本、韓國聲勢更浩大,居前十大。不過,大家所有的「能見度」似乎都不及最後一天展會結束前,突然震天價響、鑼鼓喧天,香港代表團從當 地 china town 請來舞獅團,這隻一時給全場帶來振奮的獅子,大搖大擺繞場一週,讓許多外國朋友跟隨跳 躍起舞。

歡鬧的氣氛讓記者們忍不住衝上前跟拍,卻又一副被打敗地湊回我身邊說:「我們輸中國,也未免輸 太大了吧!」(相較之下,他們認為台灣開館活動文質彬彬,一直顧忌壓低麥克風,擔心聲音太大會影響 隔壁館⋯) 妙就妙在這兒,很多人 ( 包括我 ) 都直覺這是中國館的閉幕活動,後來才知道獅子原來是香港館請來的。
大約同一時間,中國館幾乎已人去樓空,中國代表團多數成員已經移往費城知名的 R2L 餐廳,舉辦中國的 招待酒會,不少台灣的廠商也都收到了郵件的邀請而前往。

中國這場酒會還是跨國藥廠 Amgen 買單贊助的。中國朋友也引薦我認識更多中國海歸創業的業者,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領導在知道本刊一些論壇將和中國有合作,要我一定多聯繫,言談中不忘強調,台灣要跟著中國發展。
從以上,我猜朋友們大概已經能意會我要說的「能見度、外在美、內在美」,這種百感交集的感觸了! 生策會副執行長賴博雄在 6 月 25 日的生物經濟論壇上,也提到了「這幾年,台灣的『能見度』跑去哪裡了?是我們要思考的。」我想,台下來賓應該也是在心裡一致把答案指向中國吧!

中國打造「能見度」的手筆絕對是無可比擬的,去年美國 BIO 聖地牙哥會展入口的柱子廣告版面全被中國買走了,今年大會節目手冊封面、封底廣告也是中國包了。
以至於香港的舞獅出籠,大家想到中國是 很合理的。 另外,或許是記者天生愛探索的工作本質,每有機會我也會努力尋找一些已知表相下的細微線索,也常在這樣的差異裡,看到了許多沒有或不要太多外在美的高手。
生技產業發展至今,毫無疑問,歐美的創新技術依舊是引導亞洲產業風潮的起源,我也因此會特別留意我所拜訪過公司之相關技術的外國公司。

去年以來,幾次拜訪一家來台設立據點的知名臨床前開發服務公司,台灣核心團隊都是非常優秀、讓我真心佩服的中國朋友。但現在絕無意踢爆,當展場角落一位美國科學家前輩攤開論文、專利和當天他才在《Nature Review》刊登的評論,我當下無語。
我後來趕緊找一位學姐惡補技術知識,她的結論也發人深省,「技術和數據可能都比較好,但科技和商業世界始終有距離」。
這也是我百感交集的源由,有內在美,但沒有外在美和能見度,被世人遺忘,是真正美人要的嗎?」不要成為大家較真的問題,台灣生技產業只會更沉穩、更不卑不亢,共同打造出讓世界看台灣的形象。



[email protected]




2015年10月號

精準醫療潮 台灣靜悄悄

「精準醫療推進器」,預計2015-2021年投入93億美元。 「精準醫療」讓世界生命科學界如此狂熱追隨,世界潮流正「精準」來襲,台灣在哪裡!?

本期目錄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