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5. 7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2015. 7月號
「超勁能來自創新」
2015 北美BIO展獨家現場直擊 - part I
文/ 林亞歆、吳靜芳、鄔麗.巴旺
6月15-18日,2015北美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vention)於美國開國之都費城舉行。
根據BIO官方統計,總計有來自69國、3000家公司、1,800個攤位參展,其中34個國家設立聯合展區,美國本土則有13個積極推動生技相關產業的州政府機構前來參展,賓州州長Tom Wolf、德拉瓦州州長Jack Markell、拿達科他州長Dennis Daugaard、紐澤西副州長Kim Guadagno及多位重要代表政府官員更親自到場賣力招商。
許多國家代表團達百人以上出席前往參展和參會,今年前十五大國際代表團,包括:澳洲、比利時、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荷蘭、南韓、西巴牙、瑞士、台灣與英國,台灣代表團(含產官學)今年人數達120餘人,和英國並列第15大代表團。
BIO總裁Jim Greenwood 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台灣一直是BIO很好的夥伴,你們優秀人才很多,台灣生技產業是深具國際性前景的。」
他並反問本刊:「你們政府政策很積極嗎?生技一定要創新,但政策對產業創新很重要。」
近3萬one-on-one破紀錄 台灣達300場
統計同時顯示,今年的one on one meeting媒合活動有超過3100家廠商加入,成功媒合場數達29,279,刷新BIO紀錄。One on One會談區位於會展中心位置,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搶走不少展區風采,蔚為今年BIO最熱門的一大話題。
這還不包括今年展區不見倩影,但直接租下展場周圍飯店會議室,從早餐時間就開始輪番上陣,進行1對1公司洽談的跨國藥廠,如Eli Lily、Sanofi。
J&J、GSK、Novatis今年的展位也比去年小許多,連續數年參展、One on One會議台灣最熱門廠商之一的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觀察指出,「趨勢在改變,但人不變,只是一切溝通將更直接、深入;大藥廠預算也越來越精簡,從品牌形象到更重視產品發展的策略合作與溝通,一切型式與目標都在越來越『精準』。」
葉志鴻同時認為:「這種破冰之後的深入溝通方式,對重視研發與創新的台灣生技產業其實將更有利,也是能力見真章的機會。」
今年,台灣代表團廠商參與One on One會議的總數也突破300場,亦創下台灣歷年BIO參展紀錄。藥華醫藥、浩鼎、台微體、合一、瑞寶、生控等廠商會談會議熱絡不絕(請參見後文)。
除代表團各家廠商外,尚有自行前往的台灣廠商如賽亞基因、禾伸堂生技、禾利行/合聯生技藥業,也都進行了One-on-One 洽談。其中,由前默沙東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吳力人退休後主持的合聯生技藥業,則不諱言此行目地,在為某金融集團從國外授權引進產品到台灣發展。
由One-on-One進展可見,台灣生技產業不僅積極「走出去」,也努力「引進來」,「台灣生技要國際化,就要敢於"勇闖高峰",主動大方地與國際連結。」吳力人表示。
從"Industry"到" Innovation" BIO改名聚焦創新
BIO總裁Jim Greenwood 於首日餐會致詞時指出,「2014年對生技產業而言是美好的一年。」
他舉出多項數據佐證,2014年FDA通過41件小分子新藥審查與11件生物製藥,遠超過2013年的29件審查(小分子新藥27件、生物製藥2件),創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峰。
因為如此,生技產業再度激起投資人對產業的信心,2014年美國生技產業融資約543億美元,IPO廠商有81家、募資達68億美元,資本市場同樣創下新高;美國整體生技產業營收也成長24%,美國及歐盟股票市值均超過1兆美元。
Greenwood對2015年BIO將可再次刷新紀錄,亦抱著樂觀看法。今年BIO論壇會議以「Fuel Super powerful advances」為標語,Greenwood 深信,「一切的超勁能來自創新,"創新"會讓生技產業發展不斷超前。」他並預告「讓我們明年於舊金山見分曉」。(按:2016北美BIO展已訂於舊金山舉行)
BIO組織並以行動力主創新追求,今年BIO展一項重大新公佈,就是BIO即起更名,將Bio " Industry" Organization 換成Bio " Innovation" Organization,縮寫相同,但自" Industry(產業)"更聚焦至" Innovation(創新)"。
兩年一任的BIO主席,也將改由Acorda Therapeutics (NASDAQ:ACOR)公司執行長Ron Cohen擔任(2015~2016年),總裁和執行長仍由Greenwood操刀。
Cohen藉6月16日午餐會發表演講,描繪未 來的努力方針。他指出,甫卸任的主席、GlycoMimetics($GYLC)執行長 Rachel King,投注極大心力促進新創公司的專利保護,並催生BIO的病人代表權協會(Patient Advocacy Committee),為生技產業落實以病患為中心的人本發展奠下良好基礎。
在生技領域耕耘近30年的Cohen感性指出,「我們不是矯情高喊『為了你好』的CEO,我們也有親友飽受疾病所苦…,投入生技產業,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
>>本文截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5年7月號...
延伸閱讀
- 能見度 外在美 內在美
- 30年冷泉港轉型 四大方向挺進IPO 先進實驗室完工 自主產品上市
- From “Heal” to “Feed” 2020 生物經濟時代 台灣生技國力發展策略
- 世界聚焦免疫療法 美、中、台概念股完全投資手冊
- 國衛院、成大技轉普生 開發預防性新藥 全球首證B肝病毒Pre-S致癌機制
-
台灣館廠商媒合會逾300場 創新高 企業兵分多路 商談絡繹不絕
- 新藥拿百磷啟動台日美中國際行銷組合 國際聯盟共謀非洗腎慢性腎病藥物市場拓展
- 醣分子另闢癌症免疫蹊徑 中研院引領台灣免疫療法跨世代革命
-
紐澤西、賓州、台灣三協會費城簽MOU 台美生技商機論壇」熱議大數據及智慧醫療
- 引進最先進三代基因定序儀 基龍米克斯重兵佈局精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