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6. 4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Industry | 產業 2016. 4月號
掌握「侵染」技術最關鍵步驟
生展成功人工培育子實體冬蟲夏草
文、攝影/ 蔡立勳
冬蟲夏草原產自中國青藏高原,與人蔘、鹿茸齊稱華人世界三大補品,預估市場規模將於2020 年達到197 億人民幣。但逐年加劇的濫採情形,造成草原沙漠化,地方政府也頒布法令劃分採收地區,導致產量下跌、價格攀升。台灣生展生技投入人工培殖,首創的「侵染」技術掌握培植最關鍵步驟,經學研單位進行菌種分離及物種鑑定後,確認為中華被毛孢。不少中國業者聲聞而來,未來不排除技轉這套技術。
氣溫攝氏5 度,春夏融雪之際,一群藏民不畏刺骨寒風,正在陽光強烈反射的青藏高原上,採收著冬蟲夏草。
直線距離2,700 公里之外的香港,上環高陞街人聲鼎沸,百年藥材老店林立,不少人遠道而來,只為挑選上等中藥材;來自青藏高原的冬蟲夏草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中藥材。
冬蟲夏草與人蔘、鹿茸齊稱華人世界三大補品,由冬蟲夏草菌( 亦稱中華被毛孢,學名為Ophiocordyceps sinensis )寄生在蝙蝠蛾幼蟲體內,以其內臟為養分,滋生出新菌絲,菌絲交集後形成菌絲體,蟲體因充滿菌絲而逐漸僵死。秋末冰封前,菌絲體自幼蟲頭部長出,形成子實體且停止生長,春夏融雪時才探出地面繼續成長,這段圓柱狀的子實體,是冬蟲夏草藥用價值及經濟價值最高的部分。
需求量大、價格飆高 假貨充斥市場
主要生長在中國西部的四川、西藏及青海等地區的冬蟲夏草,分布在海拔3,000 至5,000 公尺的高山草地。
但近年濫採情形加劇,多處草地不僅因大量翻挖導致沙漠化,特別是2014 年採收季後( 夏至前後),來自各產地的調查報告指出,冬蟲夏草產量大幅減少五成,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以1 公克3 條蟲草的規格而言,若品質為精選,目前網路零售的市場價格大約是1 公克200 人民幣,批發市場價格為500 公克8.7 萬人民幣,蟲草品質普通的批發價格則為500 公克7.6 萬人民幣。
如此高昂的價格,讓許多不肖業者起心動念;不僅「牙籤蟲草」、「膠水蟲草」屢見不鮮,也有業者在蟲體內插入鉛條等物增加重量,趁機牟取暴利。
為了保護蟲草資源永續再生,中國西藏自治區及青海省政府分別公布相關法規,根據冬蟲夏草資源分佈及草場生態環境,劃分禁採區、控制區和採挖區,並建立保護區,加強產區環境保護與監管,此舉也大大衝擊供應量。
供應量下降 業者投入人工養殖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 年中國冬蟲夏草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預測,中國冬蟲夏草原草的市場規模將於2020 年達到197 億人民幣;而逐年上升的需求量,將於同年上看173噸,供應量卻僅剩117 噸。
有鑒於此,不少業者投入冬蟲夏草人工養殖,但受限於技術障礙,多數僅能養殖出冬蟲夏草無性生殖階段的菌絲體,雖然生長週期短,能較快製成產品上市,藥用價值卻不及子實體。
為了明確規範業者,同時保護消費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2014 年2 月發布「冬蟲夏草菌絲體食品標示相關規定」。規定指出,冬蟲夏草菌絲體食
品不得在廣告或產品上僅標示「冬蟲夏草」,應在產品外包裝明顯易見處,加註「本產品非中藥材冬蟲夏草之製品」提醒標語。若品名標示為「冬蟲夏草菌絲體」,必須使用中華被毛孢,或分離自冬蟲夏草的蟲草相關菌株。
生展掌握關鍵「侵染」技術成功以人工培育子實體
專注於微生物醱酵技術應用的生展生技,於2012 年成立全台首座冬蟲夏草全人工養殖基地,並與中國成都的藏寶蟲草生技公司合作,投入冬蟲夏草養殖研究。「人工養殖冬蟲夏草可能比開發新藥還困難。」生展生技董事長陳威仁表示,從養殖、菌株侵染及環境調控等技術,都有難以突破的瓶頸。
他進一步指出,由於蝙蝠蛾成蟲的存活期僅有3 天,在捕捉上有一定難度,因此生展自原生地的土壤中尋找蛾蛹並帶回實驗室,待破蛹後,再進行交配、產卵。
幼蟲養殖環境的溫濕度、光照等數據,都必須精確模擬原生環境且進行監控,甚至使用的土壤也得自原生地「宅配」到實驗室。透過環境監控,可避免冬蟲夏草受到其他有害菌類或重金屬、農藥等污染,以及野生蟲草品質良莠不齊的問題,同時觀察菌體「冒草」時間,於藥效最佳時收成,提升安全性及品質。克服在平地養殖蝙蝠蛾的難題後,生展利用回接試驗,將中華被毛孢成功「侵染」蝙蝠蛾幼蟲,並自蟲體上長出冬蟲夏草子實體。經學研單位進行菌種分離及物種鑑定後,確認為中華被毛孢。
陳威仁表示,這項全台首創的侵染技術,是養殖冬蟲夏草最關鍵的步驟,成功與否將影響產率高低,未來也不排除將這套技術技轉給中國業者。
「若未來能繼續提升侵染技術,成本還有降低的空間。」他強調,雖已成功開發人工養殖冬蟲夏草,但後續產率、侵染率等部分仍有待克服,方能投入大量生產。
>>本文截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6年4月號...
2016年4月號 | |
瘟神 正敲台灣大門? |
|
每4 年大流行一次的腸病毒正滴答倒數計時,瘟神已兵臨城下,台灣仍然處在無疫苗可用的困境。經本刊深入產、學、研、醫訪查,台灣防疫早已年久失修,政策、預算、法規、疫苗、應急措施,各環節都出現斷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