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4. 8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Special Reports | 專題報導 2014. 8月號
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
專家齊籲 『台灣應建立跨國合作與全球價值鏈接軌』
文 / 林亞歆
由於受到颱風影響,原訂於7月23日的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 Asia, BBA)延至24日進行,今年主題為-「與全球價值鏈接軌」,國際媒體Bio Century 、CRO Quintiles及Abbott、J&J 各領域總部高層都前來分享經驗並提出對台灣未來生技發展看法。
今年BBA講者眾星雲集,包括BioCentury總裁David Flores、 昆泰(Quintiles)亞太地區臨床開發資深副總裁Ross Horsburgh、嬌生旗下DePuy Synthes全球副總裁方威凱(W.Christopher Fang)與亞培(Abbott)分子診斷事業部研發副總裁馮玉蓮等;專題演講結束後,下午還有兩場座談會和廠商媒合會,分別於君悅飯店與南港展覽館同步進行。
2009年至今,台灣生技上市櫃公司數目增加超過2倍,生技產業的市值也從25億美金,增至約240億美金。「資金到位後,與國際接軌是下一個重要的目標。」中華民國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於致辭時提到。
BioCentury總裁David Flores
全球趨勢決定生物製藥產業的未來
國際知名生技媒體BioCentury總裁David Flores對全球產業的脈動有獨到的見解,他指出,人口與經濟的變遷,帶動亞洲醫療保健市場及制度的重塑,也挑戰全球生技製藥的價值供應鏈以及產業架構,生技業者應充分掌握這波商機。
他提出兩項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醫療健保的緊縮將決定醫藥產業創新的價值;另外,投資者將無法再容忍生物製藥廠「持續的徒勞無功(duplication of futility)」,並會以網絡連結的力量重組整個產業的價值鏈,「產業真正需要創新的是商業模式。」Flores強調。
昆泰亞太地區臨床開發資深副總裁Ross Horsburgh
生醫產業的下一個挑戰-合作關係
雖然生技產業正夯,但部分地區的生技發展面臨不少問題,如:成本漸長、資本退燒、投資報酬率下降、成長趨緩與藥物審查時間延長等,「全球的公司都專注於產品質與量的提升。」負責昆泰亞太地區臨床開發資深副總裁Ross Horsburgh指出。
而為了控管藥品開發成本和增加成功機會,生技業的模式會愈來愈多元且特色化;以昆泰為例,過去只是接受客戶委託臨床試驗,現在也擴大至藥品商業化服務。
這樣的商業模式是「中小企業進入國際戰區的機會。」Horsburgh說;據統計,2005~2010年,不論是第三期臨床實驗成功或從實驗成功到上市,昆泰的成功率都較一般製藥公司的平均值高。
DePuy Synthes全球副總裁方威凱
台灣發展醫材的優劣勢
嬌生旗下DePuy Synthes整合骨科和神經外科專業,專注於運動醫學、神經外科、動力工具以及生物材料等領域,提供更多創新的優質醫療器械產品;其全球副總裁方威凱表示,過去5年來,台灣生技產業成長近5倍,股市也跟著沸騰,投入新創公司資金也增加不少。
「醫材的商機也正在蔓延!」方威凱指出,並以嬌生醫材部門不斷擴張為例子說明;他解釋,目前醫材方面仍舊有許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need),且其產品研發循環較藥品短,認證過程也簡易許多。
亞培分子診斷事業部研發副總裁馮玉蓮
伴隨式診斷與個人化醫療的革新
亞培分子診斷事業部研發副總裁馮玉蓮從實務經驗中剖析個人化醫療的現況與未來,她表示個人化醫療早已成為生醫發展的主流,除了治療之外,如何診斷、預防也是重要的關鍵。
「精確的診斷工具絕對是基本要素!」馮玉蓮強調,而有效率的治療與健康醫療經濟的加持則是另外兩個很重要的面向;她也提到,創新的技術與研究經驗的累積,不斷發現更多基因或生物標記與疾病的關係,且各類疾病也不斷被細分為不同型態,同時科學家也持續找出不同的治療機制,革新個人化醫療;另外,個人化醫療能使醫療經濟更有效率。
..本文截錄自環球生技月刊2014. 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