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5. 6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Editor's Note | 編輯手記 2015. 6月號
台灣生技如何「展」望未來?


忙完這期出刊後,我們將馬上隨著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籌組的台灣生技代表團到費城,參加2015年的美國世界生技展(BIO)。每年的世界生技展是全球生技圈最大的社群盛會,是產業的風向球、國際合作的平台,近70個國家代表團一同亮相,當然也成了各國生技實力展現與角力的擂台。各國攤位也不遺餘力施展風情,吸引總計約十萬人次與會者駐足的眼光。

今年,生醫推動小組特別以「The Heart of Asia」為題,精心安排活動和文宣製作,以更集體的產業力量,塑造台灣生技開發在亞洲的利基地位與競爭優勢。去年,我們獨家紀錄了台灣代表團的實況。今年,大家都更努力,我們期待「亞洲之心—台灣」的心跳,將讓世界聽到。 其實,一進入5月後,區域性和各國的生技展就開始輪番上陣,可能某些程度上,會讓人目不暇給,甚至疲於奔命。但生技展會的蓬勃,只是更證明了「生醫產業」是各國政府必定傾力扶植的下一波國家競爭力。特別亞洲地區的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澳洲⋯等國近幾年十分積極,世界有目共睹;泰國極力發展農業生技,中國和韓國更幾乎無役不與,顯現國家卯勁要參與世界生技競賽之贏的企圖和決心。

台灣自「新藥發展條例」通過後,政策支持、法規鬆綁帶動了生技躍上資本市場的主力,一度成為國際看好、有望成為亞洲生技的NASDAQ。只是,主管單位和部份媒體似乎無法承受生技業的正常修正壓力,幾度震盪後,投資觀念返回傳統、監管防弊重於興利,一些外資公司也轉身撤離⋯。

我們在第一線上和很多業者都有深入互動,和中國的生技業者和資本圈有不少交流。中國大開大闔、氣吞山河,台灣含蓄精實、力鑿堅實,兩岸的風格和文化差異很大。若憑中國雷鳴般的戰鼓,台灣很多時候會被淹沒。如5月初,中國「上海健康產業領袖峰會」,首度整合PharmChina(藥交會)、CMEF(醫博會)、API China(原料會),21萬人參加的展會規模盛況,一下就超越美國世界生技展,更乏論原來堪稱亞洲之最的「Bio Japan(日本亞洲生技展)」,讓國際不得不嘆為觀止。

但論科技展出內容與真正實力,許多中國業界領導友人私下不得不承認,「中國展會多是熱鬧有餘、實質不足。」不過,他們也不忘要我別用台灣嚴苛的標準,「中國宣示意義強大,展現中國人發展決心的精神要嘉獎啊!」

不深入業界的一般投資者,可能也不知道。事實上,這一年來,許多中國知名龍頭藥企的領導,紛紛到台灣來掏金,我也曾親自參與一些討論。他們有的或許帶著華山論劍的態勢而來,但往往雙方在技術與管理深入過招後,離開時卻謙遜而積極,「我們是真落後的,咱什麼方式趕快合作吧!」

OECD已把「生物經濟」視為至2030年世界經濟主要驅動力(我們亦將於6月25日與工研院合作舉辦「2020生物經濟時代 台灣生技國力發展戰略研討會」),儘管目前歐美仍是生物科技先進國家,但生命科學充滿未開拓的疆界,「創新」將是勝出這新興擂台的主要因素;又正因為如此,「軟實力」讓台灣不缺少成為要角的機會。

7月,台灣生技月展亦即將上台,走過美國、看過中國,希望台灣生技月的「規模」不要成為大家較真的問題,台灣生技產業只會更沉穩、更不卑不亢,共同打造出讓世界看台灣的形象。



[email protected]




2015年10月號

精準醫療潮 台灣靜悄悄

「精準醫療推進器」,預計2015-2021年投入93億美元。 「精準醫療」讓世界生命科學界如此狂熱追隨,世界潮流正「精準」來襲,台灣在哪裡!?

本期目錄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