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2015. 9月號目錄 > 開放文章
Opinion | 名人語錄 2015. 9月號
2015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 熱議生物經濟
part 3 - 健康照護領域
整理 / 吳靜芳、楊傑名
健康照護領域
衛福部技監 施養志
從目前台灣人口結構現況可以看出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至2014年7月,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數11.8%,預計到2025年會達到20%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因應人口老化趨勢,應運用科技整合,發展健康照護相關產業,增進國民健康,並與國際接軌,推動整體行銷與輸出。目標2020年健康照護服務整體經濟規模
達1.4兆新台幣。
未來政府各部會將朝向3個主要方向執行,第一,推動健康生活相關科技應用服務規模化,整合衛生福利資料,擴大加值型應用服務;第二,強化國際健康照護產業能量,增加醫管服務輸出,並擴大非健保產值;第三,整合輔助科技及資訊管理工具,提供多元健康照護服務並提昇品質,讓國民獲得完善照顧,帶動產業發展。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鍾熙
從產業來講,這幾年來公司的數目與業務不但沒有成長,反而是萎縮,主要有一個原因是政府本身用公共資源跟經費來投入並提供照護服務,民間的公司很難與政府的服務競爭,客戶的流失導致民營公司越來越難生存。整體來說,雖然照護的技術與服務皆有進步,且服務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從推動產業來說卻是大幅度的退步,建議政府應該適時退出,讓出空間給民間產業經營,再由政府把關市場競爭,未來才能提供高品質的永續服務。
現在很多照護服務其實是醫院的附屬業務,是一種由醫院為出發點的服務,但其實國際上的照護服務產業大多是一個獨立的單位,應該是一家跨醫院、跨機構,且結合不同專長的公司,這樣一來規模才會夠大,效率才會夠高,才能在國際市場與他人競爭。以上都希望政府能從政策上鼓勵,否則未來照護只會變成社會福利,而不會變成產業。
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 蔡芳文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在長照保險法通過之後,未來即將要進入規劃與執行長照體系的階段,建議利用我國ICT技術的優勢,建議積極開發台灣目前在社區、機構和居家式的照護,並且將照護與健保完整的資料作有效率的連結。
從長期照護來看,社會需要一個完善的照護系統,不管是從國家、機構、居家服務員,甚至到家庭,利用我國ICT的技術建構起一套系統,這同時也是一項非常具潛力的產業,建議未來在精進產業計畫方面能加速,或是投入更多經費在輔導或研發,只要台灣可以把技術做得更成熟,且在教育體系更加重視相關領域人才培育,就能讓台灣在東南亞國家推動長照產業輸出。
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 楊漢湶
報告中提到,遠距照護產業與醫療服務業的連結性不佳,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因為衛福部的計畫經費太少,共補助12個縣市,每個縣市只能補助一點經費,再由地方衛生局來執行,導致有的地方只有補助量血壓;有的只有補助量血糖等,且完成社區健康量測之後,卻沒有後端的服務,因為經費的限制,沒辦法與衛生所或診所將服務合在一起。建議未來制定相關計畫應該要與醫療機構共同規劃,確定與醫療機構的連結後,經審核再給予補助經費。
另外,台灣目前推動的遠距醫療都是試辦性計畫,但遠距醫療因要設24小時服務中心,成本很高,而未來遠距醫療與長照的結合是有必要的,若遠距醫療費用太高使得病人不願付費使用,會間接導致相關計畫的推動緩慢,建議也可以從經費上設法克服。
休士頓Tanox公司創始人 唐南珊
遠距照護方面,有一個較新的項目是疾病管理,因為年紀大的人常常會有慢性病,慢性病又是多重症狀、多重病因。例如糖尿病,它會影響眼睛、皮膚、心血管等相關症狀,然而當一般病人覺得心臟不好或是發生糖尿病時,實際上他們並不會考慮到身體上其他的病徵,所以在管理或用藥方面會比較沒有效率。
因此,若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疾病管理不僅是對病人有幫助,同時也是一種商機與醫療上重要的一環,加上現在有基因資訊的分析,可以與保險公司的業務結合,同時降低保險公司與病人的疾病風險。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副教授 李光廷
照護的主要目的是因為醫療成本太高,醫療保險的健全發展會受到威脅,所以把醫療裡面的一部分應該分散到這類較低成本的方式做長期的照護,如此一來醫療保險也能較不受影響,照護方面也更能人性化。
台灣的照護因為目前不是保險制度,只是一個福利政策而已,而福利政策一定與經費以及受限制的對象有關,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化普及化的應用,另外在福利政策底下,台灣的照護為非營利獨佔市場,而獨佔市場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因此並不需要成長、擴大或是有更大的發展。
另一方面,居家服務其實比機構服務更加複雜,因為居家服務要面臨每一個不同的個案,然而大量使用外勞的結果,讓我們照護員的水準變成只是一個操作員,很多人希望多花一點錢選擇更好的服務,但目前市場上卻沒有供給,期許未來能提昇照護員水準,且是來自台灣本土的文化背景,不僅語言上能相通,與被照顧者能有多一層感性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