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Note | 編輯手記 2014. 4月號
國無寧日 官不聊生 產業自救 人民自立...!?
三月,春陽才乍現,『太陽花』已經開滿北市,甚至讓整個寶島都熱烘了起來⋯。
台灣90年代的野百合學運年間,那時是不懂事的實習記者,我也曾身歷激情、澎湃的群眾之間, 為要搶拍歷史鏡頭,擠在鐵籠最前排,群眾情緒一擠壓越過了邊界,一瞬間,只看到自己正面滿身釘孔,很奇妙, 看到自己一身血汨汨地流著,竟然也沒感覺到這個「血淋林」的「痛」。 五十萬?三十萬?十萬?還是五萬?不同媒體披露的遊行人數不一,在最集聚的時刻,我開車載了兩位從大陸到澳門教書的年輕教授夫婦到立法院周邊, 看到在大陸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朋友太太驚訝地無法言語。而遊行結束散會迅速,地上沒一點垃圾,先不論抗議本質, 台灣年輕世代展現的文明素質,真的讓人驕傲。
從傳出的新聞看到,竹聯幫大老「白狼」張安樂,「支持」組織兩千人到立法院和反服貿學生 「對話」⋯⋯。 大陸業界友人忍不住來微信揶揄、開了玩笑:「我現在真的相信了,台灣國無寧日、官不聊生,人民真是幸福。果真是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寶島之地, 連黑道也能持棍如此公開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但他最後的關懷更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在這兒看,好嚴重啊!你工作、上班有沒受到影響?」這。這。這。這。。。 台灣雖國無寧日、官不聊生,但業能自救,人民會自立,一個這麼有「韌性」的社會,永遠能創造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存活力,向上的力量讓我們永無停擺之日。
台灣,加油!
也希望業界朋友,不要因為我們以上的告白,給我個人和環球生技月刊的團隊們貼上任何政治意識形態的標貼。截 稿期間,湖北有官員來訪,在我辦公室喝咖啡時,聽一位陪同的台灣前輩跟我甚為不同立場地對辯起來,卻又能不傷和氣地討論兩岸合作的推展工作,竟開懷大笑起來。 因為我們深知,創新能力十足的台灣生技醫藥產,是一個立足台灣、面向大中華市場、放眼世界的產業。 我們的刊物和大陸生技醫藥領域也有不少深入互動,甚至共同結為生技產業推動的盟友, 如同一位歷經大陸文革的學界老前輩分享:「面對政治,絕對不是文化和地域的異同,而是境界和視角。」並且勉勵我要能慢慢品味。
提到境界和視角,也是我們這期封面主題「植物工廠」也許會有的爭議和辯論。許多農業生物技術的人, 並不贊同這種純粹人工、LED 科技、工廠化的作物種植;有機農業的人,甚至形容這樣生產的糧食作物是缺少自然「能量」的。 我們從台灣電子業大廠紛紛轉型投入的好奇開始,從採訪中,我們驚喜發現,正因為台灣過去以來在光電、農業、生物技術累積的基礎,短短 幾年內,台灣「植物工廠」已快速形成一股整合光電、農業、生物育種、精密園藝工程的產業發展潮流, 不只建立了整廠輸出的能力,還成功跨出台灣,陸續在大陸和東南亞有了成功案例。 且就在這當下,我們知道一些中東國家,正韃韃馬蹄地前來台灣取經的路上。
所以,儘管我個人是傾向有機農業的消費者,但對台灣能有能力和機會為人類糧食危機做出實際貢獻時,仍深深對植物工廠的未來抱持期待與支持。
在這期,我們想請生技業界的朋友們,一起為生技中心(DCB) 今年的三十週年慶唱首生日快樂的歌。 台灣生技發展真正興起不過十餘年,風起雲湧還是近幾年的事,所以期間曾有些批判認為DCB 推動產業績效不彰,這並不公允。 因為產業發展需要整體巨觀、微觀的環境條件相輔相成,近年來,DCB「前瞻研究計畫」就為台灣的蛋白質新藥開發創造出了非常亮麗的產業化成果。 值此同時,DCB 董事長李鍾熙,其擔任的中華民國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任期屆滿,新理事長經改選後已由台糖董事長陳昭義接任, 李鍾熙董事長一手推動成立今天的台灣生技月,特別對台灣生技國際化付出了公認的貢獻,業界也盼協會未來能持續帶來新氣象!
最後,跟各位報告,因應許多生技保健業朋友給我們的建議,環球生技月刊決定從這這期起開闢了新的「BioApp 應用生技 」單元, 我們希望讓大家有更多認識產品內容的機會,也才能真正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產品。 生物科技明顯地將影響你我的食、衣、住、行甚至娛樂,在預防醫學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與推廣,希望每一位朋友天天都是「生活、生技、生機」!
2014年4月合刊號 | |
光電、農業、ITC 2008年金融海嘯後,台灣各路光電、電子產業大老,無不覓求新方向,其中植物工廠的應用更因為搭上全球糧食危機的熱潮, 就連國際品牌Philips、Osram、Mitsubishi、Panasonic 等,也爭相投入...本期目錄 |